去年秋季学期,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,部分地方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时间缩短。寒假以来,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,开展促就业“暖心行动”,抢抓春季招聘期,因地因校制宜,推出系列举措,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样化、暖心贴心的就业指导服务。
汇聚平台合力,持续推送岗位信息。各地各高校充分用好部省校各级就业网络平台,多渠道收集用人单位招聘信息,寒假期间持续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信息。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寒假期间推出“重点领域企业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”“‘同心共筑’联合网络招聘会暨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”等10场次全国性专场招聘活动。截至2月19日,参会用人单位超过9900家,提供岗位信息55万余条。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开展寒假促就业“暖心活动”线上双选会等2场招聘活动,参加用人单位累计511家,提供岗位信息1万余条,参会毕业生1500余名。大连海事大学举办“冬季招聘”系列活动、辽宁高校综合类专场线上招聘活动等,参会用人单位累计427家,提供岗位信息2万余条,参会毕业生1100余名。
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办“重点领域企业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”
关注学生需求,暖心提供指导服务。各地各高校以“云指导”“云直播”等形式为毕业生提供生涯规划、政策解读、求职技能等实用性的指导服务。教育部持续推出“互联网+就业指导”公益直播课,截至2月19日,围绕就业政策、就业形势、求职技巧等主题先后播出19期,累计收看超7800万人次。北京交通大学推出“暖心服务不断线,线上线下不打烊”活动,寒假期间每天安排专职教师线下值班,推出就业信息精准推送、就业手续“云办理”、就业问题“云咨询”等服务,全时段为毕业生求职就业保驾护航。南开大学持续为毕业生提供简历制作、模拟面试等就业指导。山东大学依托学校就业信息系统,畅通“信息获取-宣讲洽谈-在线签约-材料打印”绿色通道,实现毕业生就业事项“一网通办”。
寒假期间,北京交通大学安排值班教师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。(北京交通大学供图)
南开大学组织辅导员“云指导”毕业生修改简历。(南开大学供图)
山东大学实现“一网通办”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。(山东大学供图)
围绕急难愁盼,精准开展困难帮扶。寒假期间,各地各高校持续关注脱贫家庭、低保家庭、残疾等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,认真落实“一对一”帮扶责任制,与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帮扶。浙江师范大学开展“家访送温暖”活动,组织全校各院系领导班子成员、班主任、辅导员在寒假期间前往脱贫家庭、低保家庭等困难毕业生家中慰问,以“到家关心”“上门服务”“贴心帮扶”的方式了解学生就业状态、缓解就业焦虑情绪、提供岗位推荐等服务。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帮扶“云网格”,提供寒假“不打烊”的帮扶服务,主动做好规划咨询、技能辅导等服务。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对建档立卡贫困、贫困残疾人家庭、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等应届毕业生申请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。
八戒平台(中国)官方网站辅导员、班主任开展到家关心、上门服务。(浙江师范大学供图)
华中农业大学寒假期间组织在校毕业生开展团体辅导。(华中农业大学供图)
抓住有利时机,举办线下招聘活动。眼下寒假将尽,各地高校陆续开学。各地教育部门抢抓春季招聘关键时期,举办多场线下招聘活动,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精准对接。2月8日,北京市教委举办“成功就业行动”春季首场线下双选会,60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信息353条,5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参会。河南省教育厅举办“引航春招季”首场线下双选会,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、郑州煤矿机械集团等12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,1600余名毕业生投递简历,达成就业意向463人,下发聘用通知190份。2月18日,广东省教育厅举办“粤就业”首场供需见面活动,600余家单位提供岗位信息1万余条,4700余名毕业生参加。2月19日,山东省教育厅举办首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,416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,1.3万余名毕业生参加。
2月8日,北京市教委举办“成功就业行动”春季首场线下双选会现场。(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供图)
2月19日,山东省教育厅举办首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。(山东省教育厅供图)
据悉,春季学期教育部正在部署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,推动各地各高校抢抓春季开学后促就业工作关键期,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、尽早就业。